程碧微,浙师大“传二代研培班的学员之一,国家级非遗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年轻传习者,目前供职于江苏省非遗工坊、苏州市级非遗保护单位“太湖古建公司”,主要负责该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宣传推广工作。从2018年正式拜师到现在,程碧微学艺已经5年,时间虽不长,但她与“香山帮”的缘分从幼年时即已萌生。

程碧微出生于苏州香山帮的一个工匠世家,外公薛福鑫、舅舅薛林根都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上个世纪80年代,程碧微一家住在耦园西花园,邻居中就有苏州园林修建队(苏州古建公司前身)副队长程伯寿、匾额师张福康等知名匠人。小的时候,程碧微常听外公说起老家东渚阳山村,那里几乎家家都是手艺人。闲暇时,外公还会带她感受苏州园林之美,无论是叠山理水、花木布置、亭台楼阁,还是“待月迎风,花影移墙”等陈设题名都令她深深着迷。

幼年的程碧微与外公薛福鑫在苏州园林(程碧微供)

 

程碧微的师父张福康是她父亲的好友,是香山帮中唯一制作匾额楹联的代表性传承人。师父热爱古建,最早从事雕花,后来扩展到制作匾额、楹联、屏门等领域。1982年张福康进入苏州古建公司,参加过北寺塔、虎丘万景山庄的修复工程,1987年出国参加新加坡双林寺的维修工程,回国后一直从事匾额、楹联等制作。

张福康给美国“流芳园”做的抱对(程碧微供)

 

瓦作、木作很是辛苦的工作,目前从业的都是年纪较大的匠人,鲜有女生的身影。程碧微出于对家传手艺的热爱,在师父的建议下,结合自身兴趣,决定从学习匾额楹联的制作技艺入手。2018年苏州香山帮营造技艺协会在承香堂内举行隆重的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仪式邀请了诸多行业内老专家作为见证人,年轻的徒弟们在旁边站成一排,徒弟递拜师贴、敬茶,与师父一起签订规书,师父再将工具作为回礼赠与徒弟。完成这一系列仪式之后,程碧微正式成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区级传承人张福康的弟子。

2018年程碧微在拜师仪式上(程碧微供)

 

学艺没有“容易”二字。香山帮的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由师父口头传授 “切口”给弟子,徒弟看着师父操作。行业内有一个传统规矩,“学三年,帮三年”,即徒弟学习三年后,再帮着师父打下手三年,六年后必须要独立完成师父交给的任务,得到师父认可才能正式出师。

谈及自己的学徒经历,程碧微说,匾额不是靠单一技法就能完成,从选材、做木胚、做灰胎、“一麻五灰地仗”、做大漆,再到雕刻,其中雕刻技法有很多种,包括阴刻、锓阳刻、堆字等,基本完成后还有贴金箔、堆煤和扫绿、扫青工艺等环节。看上去普通的一块牌匾,工艺过程却是复杂又精细的。所以耐心是传承人必备的品质,每一项技法要学好,都需要用心钻研。用什么材料,选什么颜色,配什么字,用在什么场合,挂什么地方,在古代都极有讲究。比如蓝底金字牌匾只能被用在宫殿、庙宇、特殊的祠堂,普通老百姓家是不用的。类似这样的专业知识和工艺细节都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慢慢积累、持续思考。

对大漆过敏的程碧微穿着罩衫工作(程碧微供)

 

在从艺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让程碧微印象深刻。

一是独立完成作品“正念”,其中用的是比较难的“堆字”工艺,即用传统的生漆加瓦灰,先做成“灰头”把字体堆出来,再按照笔画书写,之后做大漆和上色,继而打磨,最后用传统贴金箔工艺,经历十余道工序作品才算完成。这块匾额现今挂在她的办公室,以此二字提醒自己“做人做事要正念正行”。

二是不久前,在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网师园进行修缮的工程中,很多匾额如“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都是师父张福康主持修缮。程碧微在师父的指导下做辅助工作,一边做一边学。她与师父在工作中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既用传统工艺修缮匾额,却又不破坏古建原貌,看到古代匾额重新焕发光彩,让她很有成就感。

采访中,她特意强调“修旧如故”同“修旧如旧”的差别。“故”字是个褒义词,只代表“老”,并不代表“破”,包含了一定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而“旧”就不同了,除了有“老”的含义,还有“破”的成分在里面。因而,古建修缮,理想的效果不是“修旧如旧”,而是“修旧如故”。

 

说明:图片1

程碧微匾额作品“正念"


师父张福康修缮网师园“月到风来亭”牌匾(程碧微供)

 

除了师父外,还有许多人在程碧微的学艺生涯中留下深刻印记。她的外公薛福鑫最初只是一名普通泥瓦匠,在修缮古建将木头构件拆下来的过程中,他用心记住了古建筑的构造,随后又逐渐掌握了更多类别的营造技艺。谈到家族中的长辈,程碧微动情地说,“从瓦工、木工,再到设计、堆塑,我外公是很全能的一个人,将一辈子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古典园林上。我舅舅薛林根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外公修缮,技艺也很高超”。她建议大家去苏州园林时,一定要好好欣赏前辈匠人的精湛作品,实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古典美,能触动到人的内心。她强调,好东西绝不是一个人能创作出来的,是匠人们集体协作的智慧结晶,所有营造和修缮苏州园林的匠人们及其精神都值得她去敬佩和效仿。

外公薛福鑫(中)舅舅薛林根(左)(程碧微供)

 

谈及未来的打算,程碧微说,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文人云集,苏州园林的营造技艺不单是秀技法,更体现的是园林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她想从文化入手,创作出既传承传统技法,又能融入现代文化内涵、满足年轻人想法的作品。文创匾额和木雕牌匾便是她眼下正在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说到匾额抱对,程碧微说,或许我们有刻板印象,认为匾额只能挂在祠堂和庙宇中堂,但匾额、木雕牌匾和书法是相通的,可以运用的场所非常广泛。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拥有一间书房,其中体现了个人的精神世界,而牌匾即是书房的眼睛,能透露出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追求。又比如,现代人喜欢喝茶,如果在茶室里放一块苏式牌匾,既清新雅致,又可体现主人的生活情趣。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需要建构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她这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