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620下午,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学生夏令营师生沉浸式体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本次文化体验活动由welcome皇冠地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系主任陈映婕老师主讲,共包括木版年画拓制、甲骨文书写和传统彩绘泥泥狗三个板块内容。


木版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承载着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陈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并现场演示拓印的过程。学员们跃跃欲试,拿起抹刷,铺上宣纸,认真拓印,体验了一把传统年画制作的乐趣。


(学生展示年画拓制作品)


       甲骨文作为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像字更似画,对坦桑尼亚中学生们非常具有吸引力。从甲骨文入手学习书写汉字,“画字”的乐趣激发了学员们无限的创造力。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纸上,学员们欣喜不已。大家还纷纷请教张老师如何书写自己的中文名,经过多次的临摹后,认真地把中文名写在了作品上。陈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了中文名字的寓意,学员们听完后更加喜爱自己的中文名了。


(张泽平老师在指导学生书写)


“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的总称。它承载着远古崇拜,被专家称为中国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映婕老师通过彩绘的方式带大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帮助学员们创作出一个个五彩斑斓、憨态可掬的泥泥狗。学员们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的泥泥狗”。


(学生展示泥泥狗作品)


二、了解端午文化,体验美食制作


621日下午,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学生夏令营师生访问金华开放大学,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体验了中华美食制作。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及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金华开放大学宋洁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节日风俗。在讲解过程中,学员们积极与老师互动,回答老师问题。在活动环节,各组同学更是踊跃上台参加老师设置的小比赛,在欢乐中学习中国端午节的文化。


(宋洁老师在讲解端午节风俗)


绿豆糕是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属消暑小食。相传中国古代先民,为寻求平安健康,端午节时会食用粽子、雄黄酒、绿豆糕等这些食物。绿豆糕制作较为容易上手,开放大学为每一组学员安排了一位糕点师傅,并提供了制作绿豆糕的材料和工具。亲手制作中国美食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各种口味、各种花纹的绿豆糕被一个个呈现出来。大家品尝自己制作的中国味道时都赞不绝口。


(学生们在制作绿豆糕)


在学员们学习端午节文化和体验绿豆糕制作的同时,书法老师为每个人写下了端午祝福。看到老师们写的书法作品,同学们也都兴致勃勃地拿起了毛笔,学着老师的模样,一撇、一捺、一横、一竖,感受笔尖在纸张上的顿挫游走。


(书法体验及展示)


       三、参观金华古村落和城市展览馆


622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学生夏令营师生参观了金华古村落和金华城展馆。当天上午,师生们乘坐大巴来到了寺平古村。寺平古村坐落于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九峰山下,始建于明代初期,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古民宅2.2万多平方米。这些明清古建筑的门面都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雕刻着飞禽走兽、花草虫鱼、戏剧人物等图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学员们流连于古村的小桥间,驻足观赏桥下五颜六色的锦鲤;穿行在古村的深巷中,感受岁月沉淀的痕迹;踏足于斑驳的青石板路,与当地居民热情交谈。探寻一个个宁静清雅的院落,体会古人的闲情逸趣;端坐于书香四溢的崇德学堂,瞻仰孔子画像。


(师生在寺平古村门前合影留念)


(体验投壶乐趣)


当天下午,师生们一同前往金华城展馆。场馆内采用高科技手段,将VR热气球漫游、数字沙盘、3D影院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集中展示金华深厚的历史文化、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金义都市区的发展历程和规划蓝图。学生们对金华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惊叹于金华的发展速度,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期间还向导游提出问题。在城市动感单车体验厅里,学生们争相体验,跟随屏幕中的场景变化享受环城骑行的乐趣。


(欣赏金华城市展览馆八婺全景巨幅木雕)


(体验动感单车)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对金华的历史以及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不仅感受到了古村古韵与文化传承,也体验到了城市的活力与脉动,看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


编辑: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