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文斌来我院做题为海外华文文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讲座讲座由孙春颖副院长主持,我院众多师生踊跃参与。

  本次讲座围绕“海外华文文学”与“国际中文教育两个概念展开,朱文斌教授首先对两大概念进行了详细释义。他指出,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中文)写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而成的文学样态,其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朱文斌教授谈到国际中文教育本硕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包括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汉语综合素养、中华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并提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也肩负了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

朱文斌教授对海外华文文学进行了着重介绍。朱教授提出,学术界将海外华文文学分成两大板块——东南亚华文文学板块与欧美澳华文文学板块。他分别从各文学板块包含的地理区域、各区域目前的华人移民情况以及各文学板块代表作家等方面对两大华文文学板块进行了介绍,并在对比中着重强调了两大板块的文学创作特色。他指出,东南亚华文文学是受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用华文白话创作的文学作品,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是第三代、第四代华人作家在推进创作,本土化色彩更为浓厚;而欧美澳华文文学创作者一般为固守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第一代移民,书写还带有较浓厚的移民色彩,由此还产生了“新移民文学”。

朱文斌教授提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观点“海外华文文学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由于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具有双重文化传统属性,朱教授认为将海外华文文学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外汉语教材基本上采用中国作家创作的作品所造成的隔膜。

朱教授指出,海外华文文学融入国际中文教学具有较多优势——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的句子表达具有本土化色彩,这使得语言学习的难度相对降低;华文文学取材于当地现实生活,能够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语言交际实用性更强;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语言内容有助于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减少学习时的陌生感,从而减少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动机。

最后,朱文斌教授结合中华文化传播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论述了海外华文文学作品融入国际中文教学的意义。朱教授认为,华文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一般都饱含“中国情结”并呈现出鲜明的跨文化特色,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习者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思维能力。

海外华文文学与国际中文教育都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本次讲座,朱文斌教授结合自己对世界华文文学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提出“将海外华文文学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观点,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寻找到了新的机遇,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