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欣欣,主要从事古建筑、文物建筑设计和修缮施工,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卢宅营造技艺的东阳市级传承人。2005年他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便来到卢宅营造技艺资深传承人吕雄心先生的公司,开始系统学习古建筑修复的专业知识,距今已有18年,是名副其实的“传二代”。这些年他跟随吕老师的团队完成了30余座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一次次地目睹古建筑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重焕生机,继续展现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东方之美。

与师父吕雄心一起工作(骆欣欣提供)

出生于“建筑之乡”东阳的骆欣欣,大学时学习的是室内装饰设计,在个人兴趣的驱使下,一毕业就投身于古建筑行业,开始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他说,古建筑营造是一门巨大的学问,里面的技术门类非常广泛,包括基础、砌地、砌墙、木结构、装饰装修、堆塑、墨绘等等。他坦言自己一开始也走了许多弯路,但随着不断深入浙江的诸多古村落,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和开展现场修复,他在观察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和丰富经验。

“三合土”技艺一直是骆欣欣的研究重点,在勘踏古村落时他总会留意“三合土”的存在。“三合土”是由砂石、黄泥、石灰三种原材料组成的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每个地方的配方和成色都呈现出个性化特色。在古代,受建筑规制的影响,大量的传统建筑都使用“三合土”地面,留存较好的能做到“光亮如镜、坚硬如石”,普遍呈现深黄色,而省内有些地方“三合土”颜色偏红。出于好奇,他开始搜寻资料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当地的地质原因,“三合土”夯筑材料中加入了红砂岩,致使颜色偏红。此外,各地略有差异的制作技艺也会导致各地“三合土”出现个性特征。“三合土”的传统制作技艺如今因为新材料、造价和功能等原因面临失传和濒危的现状,已无法象过去一般绽放光彩。

他感到涉及古建筑行业越深,越觉得传统营造是门奇妙的技艺,也越发钦佩古人的智慧。以东阳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为起点,他广泛涉猎、走访调查,深深领悟了古人“因地制宜”营造法则之奥妙。他认为,古建筑营造技艺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社会关注下有了较大发展,但其中诸多特殊技艺依然面临着传承乏力的尴尬局面,但也成为不断敦促他前行的动力。

分享卢宅营造技艺知识

古建筑营造带给骆欣欣的不仅是跨时空与古代匠人对话的奇妙体验,以及满满的成就感。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不久,吕雄心先生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携团队前往四川协助灾后古建筑修缮工作,承接了一条古街的保护修缮工作。他回忆当时古街上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惨不忍睹,破的破、倒的倒。一方面是余震不断与环境条件的恶劣,另一方面他承担了主持测绘工作的重任,让他压力倍增。但想到这么多古建筑都是孤品,有着无法复制的独特存在价值,他顶住压力在两个月内交出专业的设计方案,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让古街在一年后重现活力。

但要说起这些年来最让他满意的项目,还要属今年上半年那次“60天极限挑战”,即在两个月时间内把最能代表卢宅营造技艺的重量级建筑——肃雍堂的三间正屋,以1:1进行复制,放置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馆里。这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他夜以继日地对肃雍堂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专门绘制了一套细致的图纸,将偌大的肃雍堂解析成上千个小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团队作业效率。最后一栋大气磅礴的“肃雍堂”终于得以坐落于浙江省非遗馆二楼“寻山问居”文化空间,以梁架**的方式把传统民居中平时隐蔽的内在结构尽情展现于观众面前,成为了省非遗馆中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骆欣欣从艺生涯中的一大骄傲。

骆欣欣所在团队完成的浙江省非遗馆“肃雍堂”

谈及参加此次研培班的感受,骆欣欣表示通过聆听专家系列讲座和考察诸多古村落,对非遗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了解到非遗传承的原则和实践,对于非遗文创衍生产品和非遗传播普及等问题上也有了新认知,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非遗不是传承人的非遗,也不是主管部门的非遗,而是社会的非遗、百姓的非遗”这句话。骆欣欣希望通过此次研培的学习、考察和研讨和实操,能够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工作中做出“传二代”的贡献。

对骆欣欣进行访谈




文:郑文鑫

图:黄思琦

编辑:邵尹宁

责编:衣晓龙 陈映婕